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54.7

疼痛醫學雜誌/The Taiwan Journal of Pain

  • OpenAccess

臺灣疼痛醫學會,刊名變更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為了研發長效的非固醇類抗發炎劑,我們在天竺鼠進行研究探討Ketorolac丙基及戊基酯之藥物貯積劑型的抗發炎效果並觀察這些劑型是否有長效作用。共進行兩個實驗,實驗一,我們測量肌肉注射Ketorolac傳統劑型之劑量反應。實驗二,我們測量肌肉注射新劑型Ketorolac丙基及戊基酯之藥物貯積劑型之劑量反應。我們發現傳統劑型及新劑型皆可產生和劑量相關之抗發炎效果,但新劑型有較長效之作用。在給予劑量80及160mmol/kg的條件下,藥物的作用期長短分別為Ketorolac tromethamine 8及10小時,Ketorolac丙基酯52及56小時,Ketorolac戊基酯80及96小時,結論如下:新型Ketorolac丙基酯及戊基酯之藥物貯積劑型在天竺鼠測試具有長效之作用,本研究資料將有助於開發Ketorolac酯之長效藥物貯積劑型。

  • 期刊
  • OpenAccess

背景及目的:針灸目前己被證實對於懷孕、化學治療及手術後造成的噁心嘔吐有效果;對於接受腹腔鏡手術病人來說,噁心嘔吐一直是術後的主要問題之一。術後噁心嘔吐是造成延遲離開恢復室及病患滿意度降低的原因。本實驗目的在探討內關穴位注射對接受腹腔鏡手術病患是否有控制術後噁心嘔吐的效果;並且比較內關穴位注射不同物質的反應。 研究設計:選擇150位接受腹腔鏡手術病患,隨機分成5組:1.控制N組(Cn)在雙側非內關穴位注射生理食鹽水1毫升、2.控制L組(Cl)在雙側非內關穴位注射1% lidocaine 1毫升、3.實驗N組(En)在雙側內關穴位注射生理食鹽水1毫升、4.實驗L組(El)及5.參照組(Rf)。在雙側內關穴位注射1% lidocaine 1毫升。術後採雙盲方式,由另一位不知分組的觀察者追蹤24小時內噁心嘔吐的發生率。 實驗結果:五組患者的基本資料並沒有統計上差異,術後噁心嘔吐的發生率在參照組、控制N組、控制L組、實驗N組及實驗L組分別為41%(12/30)、36%(11/30)、43%(13/30)、27%(8/30)及33%(10/30),結果顯示實驗N組在術後噁心嘔吐發生率比參照組及控制N、L組有統計上意義地降低、但實驗L組與參照組及控制N、L組之間並沒有統計上的意義差異。 研究結論:內關穴位注射生理食鹽水是控制術後早期噁心嘔吐另一種替代、經濟的方式;而局部麻醉劑(1% lidocaine)則發現會阻斷此效果。顯示內關穴位的誘發可能與鈉離子通道有所關連。

  • 期刊
  • OpenAccess

超音波指引之週邊神經阻斷術,因可以直接看見目標神經構造與觀察局部麻醉劑擴散,對於絕大多數的上肢區域麻醉提供相當優良之感覺與運動阻斷而且少有副作用。我們應用超音波指引之鎖骨下神經阻斷術,作為一位使用大量成癮性止痛藥之上肢複雜性區域疼痛症候群患者的輔助止痛方式。我們報告一位體重49公斤之50歲男性,被診斷上肢複雜性區域疼痛症候群已四年。期間於本院疼痛科門診使用成癮性止痛藥並接受第四、六頸椎之深部神經阻斷作為疼痛控制。目前成癮性止痛藥用量為fentanyl patches (50μg/hr)每兩日一片,口服嗎啡每日約60-90mg。我們應用超音波指引之一系列鎖骨下神經阻斷術作為輔助止痛方式,預期能達成更好的疼痛控制品質。所有的神經阻斷均在超音波探頭的影像下操作,使用的局部麻醉劑為10ml之1% ropivacaine與2% lidocaine混合溶液;在超音波的影像下可觀察到溶液分布於鎖骨下動脈周圍。我們以下述指標判斷此方式之止痛效果,包含每日口服嗎啡消耗量、疼痛量表、疼痛頻率與持續時間。結果患者於一系列治療後得到較滿意之疼痛控制。

  • 期刊
  • OpenAccess

多種因素可能與生殖器部位出現異常疼痛與觸痛相關,但較少見內收肌群肌筋膜引發筋膜疼痛症候群併發外陰部轉移痛的案例。在此,我們提出一位自然產後併發單側外陰異常疼痛與觸痛的案例。 一位22歲年輕女性在初次自然產後,發生單側自發性外陰異常疼痛與觸痛,部位包括右側大陰唇、小陰唇、陰蒂以及陰道口。尤其性行為與坐姿時,疼痛加劇。在多次婦產科求診,口服止痛藥物十個月之後,仍無法找出切確原因,症狀也無明顯改善,經轉診到本院疼痛科求診。 排除產後生殖器發生異常疼痛的常見原因,包括會陰切開修補術後、發炎、感染、慢性骨盆腔疼痛等等因素之後,肌筋膜症候群列入考量。身體理學檢查發現:內收大肌有兩處引痛點,內收長肌則有一處。內收肌群肌筋膜症候群,併發外陰轉移痛的可能原因,常由過度伸張內收大肌與內收長肌,導致肌肉傷害,誘發引痛點產生,併發外陰轉移痛。回顧此婦女自然產史時,併有肩難產,使用“McRoberts手技操作法”幫助分娩,可能為此案例的主誘發因子。第一次引痛點局部注射之後,症狀改善大半,一週後給予第二次治療,症狀完全痊癒。 因此,建議將引發點檢查列入骨盆與外陰疼痛的身體理學檢查項目之一。此外,引痛點注射是內收肌群肌筋膜症候群併發外陰轉移痛的有效治療方法。

  • 期刊
  • OpenAccess

此病例在創傷後雙側上肢遭受痛覺過度敏感、腫脹與僵硬,多種藥物治療效果不彰。根據臨床症狀,診斷為反射性交感神經失養症。星狀神經節阻斷術及持續頸部硬脊膜外阻斷術均可有效控制病人的疼痛使其能接受復健,但兩種方式都無法長期緩解疼痛。我們採用了外科交感神經切斷術,因患者右側肋膜沾黏手術僅能施行於左側,超乎預期的,患者雙手疼痛的症狀均大幅改善。因此我們可知,交感神經切斷術在經過特定篩選的反射性交感神經失養症患者身上能達到有效的疼痛控制。

  • 期刊
  • OpenAccess

臨床上局部麻醉劑的應用已經超過一百年了,雖然大概知道它是透過阻斷鈉通道來達到局部麻醉的效果,但一直以來我們對其確切的分子作用機轉卻不甚明暸,直到近幾十年來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才讓我們得以一窺究竟,了解局部麻醉劑與鈉離子通道之間的作用關係。在此篇文章當中,我們將回顧這幾年來有關於鈉通道詳細之分子結構與分類等論文發表,並進一步探討特定種類的鈉通道在神經性疼痛上所扮演的角色與未來可能發展的相關治療模式。最後並介紹局部麻醉劑的其他作用。